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融入语文学科特质的小学创客教育案例实践研究>>学习思考>> 文章
吴锁俊《石头剪刀布》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25/2/12 13:49:26 作者:无 浏览量:121次

德育渗透与算法伦理的课堂融合深度

一、亮点观察

  1. 德育元素自然嵌入:在 3.0 版本游戏演示中,通过 “程序作弊” 案例引出 “算法目的” 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游戏适度、充值谨慎、赌博不沾”,将技术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结合,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的育人功能。

  2. 算法哲学思考升华:结尾提问 “人脑与电脑谁更有创造性”,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技术优势(电脑的计算能力)与人类独特性(规则制定与创新思维),培养了计算思维中的 “伦理意识”。

二、不足反思

  •  德育环节时间较短(仅作为总结部分),学生尚未充分理解 “算法作弊” 的技术原理(如非随机算法的设计逻辑),导致价值观教育停留在 “告知层面”,未形成深度思考。

三、改进建议

在 “游戏升级” 环节增设 “算法公平性” 探究任务:让学生尝试修改电脑脚本,设计 “公平版”(纯随机)和 “作弊版”(偏向电脑赢)两种算法,通过对比运行结果,讨论 “算法设计目的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从技术实践层面理解伦理问题。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