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融入语文学科特质的小学创客教育案例实践研究>>学习思考>> 文章
杭丽俊:学习心得(二)

发布时间:2023/12/27 10:23:42 作者:杭丽俊 浏览量:64次

1. 精准定位问题,凸显融合必要性:

  文章开篇即指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对创客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沉闷,学生被动。这导致教学质量受限,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缺失。这种对现状的精准剖析,深刻揭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创客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为后续探讨实施路径奠定了坚实的逻辑起点。

2. 厘清概念关系,奠定融合基础:

  文章清晰地阐述了创客教育的核心(创新、实践、分享)及其起源(源自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概念),并重点分析了创客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层联系:

   目标一致性:二者都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培育和综合素质提升。

   过程互补性: 都强调打破传统压迫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整合与运用。

   方式变革性:都致力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创新实践。

   这种关系分析有力地论证了将创客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并非生搬硬套,而是理念与实践的内在契合,具有天然的可行性。

3. 实施路径系统务实,可操作性强:

  文章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出了具体、系统且颇具操作性的实施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资源整合是根基: 强调超越课本,挖掘课外教材和实践活动资源,构建丰富多元的“语文创客”素材库。这呼应了新课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为创新性学习提供内容保障。

   创客空间是载体: 明确提出创建实体或虚拟的“语文创客空间”概念(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建立文创平台)。这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创作、协作交流的专属环境,是培养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孵化器。通过举办读书会、文学知识竞赛、创意诗歌比赛等活动,使空间真正“活”起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造力。

   模式优化是关键:认识到教学模式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创客背景下优化教学模式,意味着设计更灵活、互动性更强、更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流程和规范,使理论教学生动化,实践教学规范化。

  教师素养是保障:切中要害地指出教师是关键瓶颈。 文章提出的对策(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公开课评比、建立评价小组、推广优秀经验)非常务实。强调培养教师的“创客精神”是核心,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分享精神,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这些能力。这是确保创客教育理念落地的根本保障。

4. 契合新课改精神,着眼学生未来:

  文章始终将创客教育理念的融入置于深化新课改的背景下,强调其目标是改变知识传授倾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探究。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同时,文章立意高远,指出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体现了教育的前瞻性和社会责任感。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