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学习思考>> 文章
周雪萍2025.5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5/5/10 21:18:36 作者:周雪萍 浏览量:62次

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具挑战性与创新性的学习历程,不仅重塑了我对跨学科教学的认知,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多元价值。从知识层面来看,每一篇作业设计都巧妙地串联起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点,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固有界限。以 “校园植物大调查” 为例,成员 C 将生物、地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让我认识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并非简单拼凑,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立体、更全面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融合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调用多学科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从能力培养角度出发,跨学科作业设计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搭建了优质平台。在分析 “小小建筑师” 作业设计时,成员 D 对数学、美术、物理的跨学科运用,使我意识到此类作业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沟通、协调,尝试从不同学科视角思考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学习过程中也暴露出跨学科作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难点。一方面,作业设计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本学科知识,还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和整合能力,能够敏锐捕捉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例如在 “音乐中的文学故事” 设计中,成员 E 对音乐与文学的融合把握,需要深厚的艺术与文学功底,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作业实施过程中的时间管理与学科进度协调困难重重。跨学科作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环节,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又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课题组成员应加强协作交流,定期开展跨学科研讨活动,分享各自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经验,共同探索作业设计的优化方案。同时,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跨学科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循序渐进地开展跨学科作业,让学生逐步适应并享受跨学科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跨学科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