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典型案例迭代研讨报道
发布时间:2024/12/13 14:46:35 作者:沈丽 浏览量:56次
跨学科融合作业研讨报道:以十岁成长之名,探学科育人新篇
2024 年 12 月 13日,新城分校围绕三年级 “十岁成年礼 —— 雏鹰成长知多少” 跨学科作业,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语文、数学、德育等学科教师齐聚,以作业迭代为切口,探索跨学科育人的深度融合路径。
一、复盘:聚焦作业 “痛点” 与 “亮点”
研讨伊始,教师们梳理现有作业实施情况:家长与学生通过记录成长费用、身高体重变化、难忘经历,实现了成长回溯与感恩启蒙,但也暴露出问题 —— 学科融合停留在 “数据统计 + 情感表达” 表层,数学维度仅聚焦费用求和,语文情感输出缺乏多元载体;家长参与多为 “数据填写员”,深度互动不足;评价侧重结果记录,忽视过程性、发展性反馈。
二、迭代:多维突破,重塑作业生态
(一)学科融合:从 “拼凑” 到 “共生”
教师们提出,强化 “成长” 主线的学科逻辑关联:数学拓展 “费用分析”,引入 “年均消费占比”“成长投入增长率” 等统计维度,关联经济数学思维;语文新增 “成长故事创编”,将难忘经历转化为叙事作品,融入细节描写、情感升华技法;德育渗透 “责任教育”,引导学生从 “被养育” 视角,思考 “如何回馈爱”,构建 “数?语?德” 共生的育人场域。
(二)实践拓展:从 “家庭填写” 到 “社会探究”
打破家庭单一场景,设计 “成长资源访学”:组织学生走访社区工作者、教育专家,调研 “十年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社区育儿服务、教育政策变迁);开展 “旧物里的成长” 展览,用婴儿衣物、学习用品等实物,联动历史、艺术学科,挖掘物品背后的时代记忆与家庭情感,拓宽实践广度。
(三)评价升级:从 “单一记录” 到 “多维赋能”
构建 “三阶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关注 “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数学)、“情感表达的真实性”(语文);发展性评价引入 “成长提案”,鼓励学生设计 “感恩行动规划”(如为家庭定制服务、社区公益实践);终结性评价采用 “成长发布会” 形式,学生以 “项目汇报 + 作品展演” 呈现成果,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参与评价,实现评价闭环。
三、展望:试点先行,深耕育人价值
研讨最后,团队明确迭代作业 “试点 — 反馈 — 推广” 路径:选定班级开展优化后作业实践,建立 “学科教师 + 家长导师 + 社区志愿者” 协同机制;定期收集学生作品、家长反馈,动态调整作业环节;计划 2025 年春季在全年级推广,以跨学科作业为载体,让十岁成长礼真正成为 “知识融合、情感滋养、责任启蒙” 的育人契机。
此次研讨,以问题为导向,以融合为核心,为跨学科作业迭代注入新思路。未来,新城分校将持续深耕,让作业成为连接学科、家庭与社会的纽带,助力学生在成长回溯中,厚植感恩之心、锻造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