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研究动态>> 文章
2024年11月“关注我们的健康”典型案例迭代思考2

发布时间:2024/11/18 14:37:00 作者:杨小燕 浏览量:63次

迭代思考 李平:差异教学,细化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当前对不同能力学生缺乏分层,易导致基础弱的学生跟不上,能力强的学生 “吃不饱”。可细化分层:基础层,简化数据收集(如只对比一项体质指标),降低统计图制作难度(提供模板);进阶层,要求对比多项指标,自主设计统计图栏目;拓展层,结合多学科知识提出体质健康改进方案,如用科学原理说明方案依据,用数学建模预测效果。

实践中,教师提前评估学生学科基础,动态调整分层任务。评价采用 “分层评价量表”,基础层关注知识掌握(如数据解读、图表制作规范),进阶层看方法创新(如对比维度拓展),拓展层重综合应用(跨学科方案设计),让每个学生在 “体质健康” 作业中都能获得成长,实现 “差异发展”。

迭代思考周文杰:长程设计,构建作业进阶体系

现有作业是单次任务,缺乏长程育人视野。可构建 “体质健康” 跨学科作业进阶体系:五年级上学期,完成基础数据对比、统计图制作;下学期,深入分析体质影响因素,设计校园运动干预方案;六年级,跟踪方案实施效果,开展 “体质健康行动” 总结性研究。

实践时,梳理各阶段学科融合重点:五年级科学侧重报告解读,体育聚焦测试标准,数学夯实统计基础;六年级科学探究长期运动干预的科学原理,体育验证方案实效,数学进行大数据分析。评价建立 “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跨学科能力变化,如数据解读从 “单一指标” 到 “综合分析”,方案设计从 “简单模仿” 到 “创新应用”,让作业成为贯穿学年的 “育人链”,培养持续探究能力。

迭代思考 杨小燕:评价联动,打造多元反馈闭环

当前作业评价多由教师主导,反馈单一。可打造 “多元反馈闭环”:学生自评,从 “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合作表现” 反思;小组互评,聚焦 “任务分工、学科融合协作”;教师评价,关注 “跨学科目标达成、思维创新”;还可引入家长评价,针对 “家庭实践环节(如运动方案执行)” 反馈。

实践中,设计 “跨学科作业评价卡”,包含各评价主体维度与量化、质性评价结合的指标。如学生自评用星级评分 + 文字反思,家长评价侧重生活实践反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据此调整后续作业,形成 “评价 - 改进 - 再评价” 闭环,让评价从 “单一判定” 变为 “育人助推器”,促进学生持续优化体质健康探究。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