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研究动态>> 文章
2024年11月“关注我们的健康”典型案例迭代思考1

发布时间:2024/11/21 14:34:46 作者:姚启兵 浏览量:72次

迭代思考 姚启兵:任务驱动,深化学科融合实践

现有跨学科作业以 “体质健康” 为主题,涵盖科学、体育、数学知识,但任务推进中,学科融合易流于形式。可强化 “任务驱动” 设计,如以 “校园体质健康小管家” 角色贯穿作业:科学负责解读监测报告,挖掘体质问题成因;体育设计 “定制锻炼方案”,结合测试数据规划运动;数学用统计分析方案实施效果。

实践时,组建学科教师协同备课组,明确各学科在任务中的作用与衔接点,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自然融合多学科知识。评价上,增设 “学科融合度” 指标,观察学生是否能调用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如用科学原理解释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用数学统计验证锻炼方案有效性,推动跨学科实践从 “拼合” 到 “融合”。

迭代思考沈丽:联结生活,拓展作业实践场域

当前作业数据多源于校内测试与报告,与学生生活关联浅。可拓展实践场域,联结家庭、社区。如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人体质数据(身高、体重、运动时长等),结合社区体育设施调研,补充 “家庭 - 社区” 体质健康样本。

实践中,设计 “生活数据采集包”,包含简易测量工具、调研问卷,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数学学科可延伸 “家庭体质健康统计图”,科学分析家庭运动习惯与体质关联;体育则指导学生根据家庭场景设计 “微运动方案”。评价融入 “生活实践分”,考量学生收集多元数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作业从 “校内任务” 变为 “生活探究”,增强学生对体质健康的真实感知。

迭代思考 周青:技术赋能,创新数据处理方式

传统作业中,数据收集、统计图制作依赖人工,效率低且易出错。可引入技术工具,如用运动健康 APP 采集体质测试数据(跳绳次数、跑步时长等),借助 Excel 或在线统计平台自动生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实践时,开展 “技术助力体质分析” 培训,教学生用 APP 记录体育测试、用软件处理数据。科学学科可结合技术数据,分析 “数字化监测与传统报告” 的差异;数学聚焦技术工具中的统计原理,如平均数计算、折线图生成逻辑。评价新增 “技术应用维度”,看学生能否熟练用技术采集、处理数据,借助技术发现体质健康新问题(如 APP 数据中的运动规律),让技术成为跨学科作业的 “新引擎”,提升实践效率与创新思维。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