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学习思考>> 文章
高云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27 15:24:45 作者:高云 浏览量:111次

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技术发展对时间观念的变革作用令人瞩目。从古代简陋的日晷、沙漏,到现代精准的钟表、电子计时器,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对时间的测量和感知方式;从工业革命时期的流水线生产,到信息时代的即时通讯,技术发展深刻重塑了社会的时间节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技术史探究活动。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结合科学知识探究其工作原理。如通过拆解机械钟表,观察齿轮传动的结构,理解机械钟表的计时原理;研究电子钟表的晶体振荡电路,掌握电子计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时间利用的影响。例如,调查手机、互联网的使用对学习、工作和休闲时间分配的改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结合美术学科,开展 “未来时间工具” 设计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的时间测量工具或时间管理设备,激发创新思维。此外,在历史教学中,探讨技术发展与时间观念变革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全面理解技术与时间的关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