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27 15:23:34 作者:王平 浏览量:107次
“时间从哪里来” 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引发了我对时间本质的深刻思考。哲学作为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终极追问,对时间的探讨涵盖了其存在方式、意义和价值等多个层面。不同的哲学家对时间有着不同的观点,如康德认为时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柏格森强调时间是 “绵延” 的,是一种主观的、连续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哲学经典观点,组织学生开展哲学思辨活动。例如,围绕 “时间是否客观存在” 这一问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已有的知识储备阐述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思辨能力。结合历史学科,梳理不同哲学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时间的认识演变。从古希腊哲学对时间的初步思考,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将时间与神学相结合,再到近代哲学对时间的深入探讨,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此外,将哲学思考与语文写作相结合,让学生撰写关于时间的哲学感悟文章,表达自己对时间本质的理解和思考,提升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这种跨学科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对抽象问题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