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文章
沈丽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27 15:22:04 作者:沈丽 浏览量:84次


深入学习 “时间从哪里来” 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意象为我们展现了时间丰富的内涵与情感色彩。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作品中描绘时间,将时间作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时间在文学作品中,或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或如长河般绵延不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赏析。以朱自清的《匆匆》为例,让学生仔细品味文中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感受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惋惜与无奈之情。结合美术学科,开展 “文学中的时间” 绘画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意象,用画笔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促进文学与美术的融合。同时,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时间意象的特点。如唐代诗歌中对盛世时光的赞美,宋代诗词中对国破家亡后时光流逝的悲叹,让学生了解社会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实现文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此外,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对时间的想象与科学理论的联系,如科幻小说中的时间旅行与相对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这种跨学科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从文学中感受时间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