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备案课题>>小学跨学科融合“伴.行”作业的实践研究>>学习思考>> 文章
跨学科视角下时间概念的建构与深化 ——《时间从哪里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学习反思

发布时间:2024/11/19 15:52:45 作者:姚启兵 浏览量:96次

跨学科视角下时间概念的建构与深化 ——《时间从哪里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学习反思
学习《时间从哪里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后,我对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也对跨学科教学在帮助学生建构和深化时间概念方面的优势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教学中,各学科对时间概念的教学相对独立,学生难以形成对时间的整体认知。而跨学科教学设计则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学生在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全面、深入地理解时间的内涵。
在历史与考古学科中,时间是构建历史脉络的关键要素。通过研究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考古文物的年代测定,学生能够建立起清晰的历史时间轴。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制作历史时间图表,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时间上的对比和关联,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例如,通过对比中国古代王朝更迭与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在自然科学领域,时间与物质运动、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从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理论,到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现象,教学设计将这些抽象的科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迁徙规律,研究物理实验中物体运动与时间的关系,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时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这种跨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精神。
在文化与艺术领域,时间是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通过学习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文化、西方艺术中的时间主题绘画,学生能够感受到时间在文化艺术中的丰富内涵。教学设计中,鼓励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如以时间为主题设计传统节气海报、创作时间主题的音乐作品等,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
《时间从哪里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为学生建构和深化时间概念提供了有效的教学途径。它让学生在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中,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时间、理解时间,从而形成对时间的全面认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和深化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