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市级课题>>普校特需儿童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优秀案例>> 文章
优秀案例——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柏京群)

发布时间:2023/2/28 16:31:43 作者:柏京群 浏览量:777次

随班就读案例

---让随读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案例描述

又是一节英语课,照例我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一个又一个,同学们读得令人非常满意。轮到刘植(一个随读生)了,只见怯怯地站起来,声音小得几乎让人听不清,而且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要重复好几次。同学们等得不耐烦了,老师,别让读了,真让人着急!说实话,的朗读确实让人很是着急,此时,我真想让坐下,就在我即将把就读到这里吧”说出口时,猛然间,我看到了刘植那种努力的表情。或许是因为太想把书读好了的缘故,的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汗水。为什么不给一个机会呢?在我心里一个声音对我说。对,就给一个机会!于是,我回过头,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相信刘植一定会读好的,我们给一个机会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在大家的期待中,刘植又一次鼓足勇气读了起来。虽然,读得仍然有些结巴,但是,此刻再也听不到同学们的埋怨声了。而且只要是读错了,同学们就会马上帮纠正。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刘植终于把一个小对话读完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鼓起了掌。这时,我从刘植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我抚摸着的头,说:刘植,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刘植使劲地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检查读课文时,刘植准能带给大家惊喜。同时,我也发现,与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许多同学都和交上了朋友。而且,还时不时地向我报告刘植的其他变化:老师,刘植跳绳比小鹏还多呢。”“刘植做值日可认真了。每当这时,我都庆幸当初做的决定。

忽然有一天,刘植拿着一只崭新的铅笔,对我说:老师,这个送给您。”“老师不要,你留着写作业吧……”还没等我把话说完,早已跑远了。望着远去的身影,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二、案例分析

随班就读学生是班集体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又不善与人交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因此,他们在集体中能够处于一种弱势状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班就读学生也有自尊,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其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去关心他们,使他们看到希望。刘植以前在班中几乎没有朋友,常常是独来独往,同学们似乎也并没有在乎的存在。而如今之所以变得自信起来,就源于这一次不经意间的举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举动,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得一个原本不爱与人交流,甚至是受一些同学歧视的随读生重新找回了自信。这些都是源于教师给予的一个机会。

三、案例反思

其实,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潜能,特别是那些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最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我们难道就不能过给他们一些鼓励,一些关爱吗?事实证明,一道赞许的目光,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应该相信,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教的老师,我们应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成绩不优秀的孩子,老师若给与较多的关注和认可,可以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段话: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关怀,就像阳光之于万物,娱乐之于禾苗,是学生渴望得到的。当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老师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性,真诚的奉献精神和他们满腔挚爱之情时,老师方能在他们的情感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