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9月10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市级课题>>普校特需儿童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材料>> 文章
课题评审书(周丽俊)

发布时间:2022/9/5 15:29:19 作者:柏京群 浏览量:624次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基于医学鉴定下普校特需儿童

 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向:         融 合 教 育                                    

课题主持人:   丽俊 张国俊          

所在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申报日期    2021.10.9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二一年三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名(1)

周丽俊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52    

行政职务

教导处副主任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融合教育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新城分校

手机(必填)

15861101579

E-mail(必填)

153629054@QQ.com

 

(2)

张国俊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29

行政职务

副校长、分管融合教育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新城分校

手机(必填)

13775161160

E-mail(必填)

315598688@qq.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

中学二级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干预、医学鉴定分析统计

黄卓群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一级

数学教学

班级管理、补偿课程教学、IEP制定

蒋翠娥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一级

语文教学

班级管理、补偿课程教学、IEP制定、家长沟通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三级

语文教学

班级管理、普课教学、IEP制定、家长沟通

王文婷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二级

音乐教学

补偿课程教学、摄影、活动报道

陈丽华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一级

英语教学

班级管理、普课教学、IEP制定、家长沟通

柏京群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一级

语文教学

班级管理、普课教学、IEP制定、家长沟通

孙志勤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高级

语文教学

班级管理、普课教学、IEP制定、家长沟通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中小学三级

语文教学

班级管理、补偿课程教学、IEP制定

 

小天使康复中心

研究顾问感统训练

个别化感统补助训练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大课间活动体育项目设计的实践研究》

常州教科院

2012.10

课题组长

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巧用单杠,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中国学校体育》

2009年3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情况调查与策略》

《体育教学》

2009年12

《铁定信念发挥优势整体推进》

《中国学校体育》

2010年10

大课间活动核心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学校体育》

2013.4

《大课间活动:走向常态化与精致化》

《常州教师教育》

2014..1

《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获得生命绽放》

《教学与研究》

2021.12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医学鉴定 (Medical identification),应当是指伤者在医院里的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和损伤、疾病的诊断证明等内容。本课题特指疑似特需儿童经过专门的医疗机构,通过对WISC-R、瑞文标准推理、韦克斯勒氏、心理、多动症、抽动症、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生理、情绪行为的测试,得出低于正常值的诊断证明。

特需儿童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长期或一定时间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不仅包括对其某一发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因素等提出的要求。本课题中随班就读儿童是指有残疾证、医疗机构鉴定且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特需儿童

教育干预:基于尊重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遵循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时代发展内涵及其相关理论,针对我需学生个别化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采用浅层和深层两种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从生态评估课程拟定教学实施综合评鉴四大块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干预。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基本原则中提到要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融合教育的推 行,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的通知中,规定招收 5 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院校,应当设立资源教室,为残障学生提供教学便利,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的融合,推动融合教育的贯彻实施。

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到应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残障水平最大限度的将残障学生安排在普教环境,有利于提升残障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2019年8月,江苏省开展苏台融合教育合作项目,来自台湾13所高校特殊教育系的专家学者、融合教育一线行家里手与江苏携手,为各地融合教育发展把脉,并就苏台融合教育合作框架与各地教育局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论证。苏台融合教育合作是新时期江苏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教育厅已将该项目纳入两地基础教育合作框架,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使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2.研究的价值

在普通学校的教学中有效的对特需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干预,可以培建同龄伙伴接纳意识,让每个小公民更早更多的认识他们,让同龄小伙伴们与特需儿童的情感空间更加丰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气氛,为以后特需儿童健康的成长,社会公民对特需儿童的认识和接纳提供直接可行的路径,真正达到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的目的。普遍性实施融合教育不仅使家庭、机构、教师、学校对特需儿童进行帮助,而且可以使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共同参与,携手共进,正确认识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与这个群体更多的关爱,打破雨人的自我空间,让他们将来更易于在社会中生存,让每个特需儿童撑起自己翱翔的翅膀,在属于我们的空间里快乐的成长。

(三)研究目标

1.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诊断,学校特教教师能熟练运用评估工具。

2.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沟通,形成《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沟通指南》。

3.特殊需要儿童的班级管理,探索拥有特殊需要学生的班级管理。

4.特殊需要儿童的IEP实施,探索个性化课程实施技巧和策略。

(三)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本研究为《医学鉴定特需儿童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五个主要方面为研究内容,对持有医学鉴定的特殊需要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干预。即家长沟通(内含沟通技巧、家长咨询服务)医学鉴定分析评估诊断班级管理IEP实施(内含个别化计划、课程调整、教学技巧和策略)

1.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沟通,形成《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沟通指南》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们的成长发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而言,他们更需要家长和教师们的关爱,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友好交流是关于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特殊儿童家长沟通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沟通指南》。

2.特殊需要儿童的医学鉴定分析,结合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普通学校特需儿童类别多,包括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情绪行为等等,虽医学诊断结果能够看懂,但里面的数据值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些测试数据对特需儿童来说,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弄明白这些数据值的类别、标准,与测试对象的哪些能力相关联,便能更有针对性的对特需儿童某些弱势方面的能力进行教育干预。

3.特殊需要儿童的班级管理,探索拥有特殊需要学生的班级管理

轻度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是我国安置轻度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普通学校是融合教育的主体。随班就读儿童因其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导致在随班就读学习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成为班级里的丑小鸭,成为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在很多学校的"随班就读"和"随班混读"是同一术语。因此,拥有特殊需要学生的班级管理研究不容忽视。

4. 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诊断,能熟练运用评估工具

特殊教育评估是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验工具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有关信息,鉴别教育对象、确定教育目标和检验教育效果的综合过程。其目的在于筛选、诊断与安置、帮助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帮助确定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判断有关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常州融合教育课题的影响下,通过各种渠道的咨询研讨交流、研修出(1-2个障碍类别)教育评估诊断方法,能熟练运用评估工具,服务于金坛区的融合教育

5.特殊需要儿童的IEP实施,探索个性化课程实施技巧和策略

在基础教育中,特殊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更为鲜明,所需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也更有针对性,因此在特殊教育中,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n)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IEP(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拟出的针对每个有特殊需要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它既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又是对他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里面记载着该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和评量结果、年度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短期目标等等,这些具体内容都会被记录在一个书面文件中, 由家长签名同意后方可施行。IEP的设计是科学严谨的干预的重要程序,本着越专业,越改变的服务理念,需进一步以科学的评估为依据,以严谨的IEP为导向,以高质量的课程为支撑,不断升级优化我们的教育服务,以IEP为中介,结合特殊需要儿童评估和课程体系,发挥儿童的优势能力,弥补儿童的弱势能力,抓住黄金干预期,最大化地开发儿童潜能。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持有医学鉴定的特需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鉴定分析、班级管理家长沟通评估诊断IEP实施(内含个别化计划、课程调整、教学技巧和策略)个主要方面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干预,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融合教育模式。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对国内外融合教育和个别化教育理论、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为本案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这一螺旋式的循环方式,不断引导、修正和评价的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完善个别化教育支持体系。

3.个案研究法:通过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情绪行为障碍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和转化策略。

4.观察法:通过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了解学生现状及发展情况,了解研究成效。

5.经验总结法:对教师在个别化教育课程开发、实施中有效或失效做法及时总结、分析、归纳,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1年9月-2022年2月

开题论证组建融合教育教师团队前期筛查:调查学校特殊需要学生数据,形成学校特殊需要儿童数据样本评估建档:特殊需要儿童个体)进行教育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第一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筛查特需学生,师资培养和团队组建

第二阶段:2022年3月-2023年2

医学鉴定报告归类,调研医学鉴定报告中各类数据值对学校教育干预的关联;按照计划深入有序开展研究,创造性地设计方案,实施课程教学,做好总结反思。通过实践检验、修改调整完善课题行动方案完成1-2类障碍种类的评估诊断培训师资协同制定和实施(1-2个)完整的IEP计划课题中期评估(根据研究进度和需要确定时间)

第三阶段:20233月-20236

资料收集整理发表该课题研究性论文,体现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先进教学经验,成果梳理,做好结题工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推进融合教育教育的实践,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需求,提高特需学生受教育水平,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本研究从从鉴定分析、班级管理、家长沟通、评估诊断、IEP实施(内含个别化计划、课程调整、教学技巧和策略)、五个主要方面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干预,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融合教育模式,为金坛区的融合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

2.可能创新之处

融合教育在我区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我区融合教育与省内各大市之间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依据我校近40例持残疾证或医学鉴定诊断证明的特需儿童为研究目标,针对各类医学鉴定报告中测试的数据值与学校实施教育干预关联的分析,通过浅层和深层两种教育干预方法,从鉴定分析、评估诊断、班级管理、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内容分解研究,最终成果见预期成果。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评估资料

文本

2021.12

周丽俊

个别化教育计划

文本

2022.4

周丽俊

典型课例

课例

2022.6

全体成员

医学鉴定报告普校解读手册

文本

2023.3

 

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沟通指南

文本

2023.4

周丽俊

最终成果(限3项)

研究报告

文本

2023.5

周丽俊

区级以上融合教育推进现场会

现场会

2023.4

张国俊

教育教学经验

论文

2023.5

全体成员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组成员组成

周丽俊,课题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特教资质教师,具体负责学校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曾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研究》子课题《模块课程视野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获优秀分课题一等奖;2014年独立主持常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曾先后获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首批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金坛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长等荣誉称号;自06年以来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江苏教育》、《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常州教师教育》、《教研参考》等省级刊物。

张国俊,课题副组长,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分管学校融合教育常州市首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金坛区第二届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童扬家风》项目负责人,《每月一事》常州市德育特色项目负责人。所上的探访古代文明》曾获全国道德与法制教学评优课一等奖。先后主持过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微队课背景下少先队员自主活动的开展》等五项省、市级课题三十多篇论文在《中国校外教育》、《江苏教育》等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刘静本课题研究顾问,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08年参加工作。曾获得江苏省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常州市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金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金坛区德育先进工作者、金坛区优秀共产党员、金坛区政府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获奖或发表。

虞露,共青团员,金沙高级中学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师、校团委副书记。本科毕业于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持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三级证。多次在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举办的心理健康活动竞赛中获奖。擅长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障碍、情绪困惑、自我成长等。待人真诚、宽容、接纳。

课题组的其他核心组成员是由直面特需儿童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组成,入选条件是具备教育大爱的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过级及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能力较强。

2.研究基础

在申报本课题之前,我们查阅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收集和研究,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基础,同时使我们更热切地感受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条件保障

课题研究时间有保证,管理规范聘请区启智学校南京特教专业家刘馨铭主任作为课题研究的顾问;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教科研作为的发展战略,金坛区教育局将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物质、精神支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为参研人员提供各种学习研讨的机会。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由学校自行筹措解决学校拥有40平米资源教室一间,设备器材根据省《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标准配置。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主办单位: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徐塘路216号 电话: 0519-82358009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