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发布时间:2023/12/21 17:11:40 作者:陈振萍 浏览量:2044次
浅谈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是一项综合型学科",主张"科学课程与开设的语文课、数学等互相渗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至今,数学本身就始终成为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存在,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更是可以相互渗透,并为我们创造了知识基础与能力的支撑。因此,将小学科学融入于数学教学大知识之中,意义深远,既能达到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目标,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
为了达到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两个领域的有效整合,首先必须实现的就是教育理念的统一。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建立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培育学生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研究能力的提高。而正是由于两个领域的教育理念并不相同,那么为了把两种领域融合起来,就需要达到教学目标统一,从而达到教学方面的高度整合。比如,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课程时,为使学生充分地明确容积的意义,老师可以组织他们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先拿出盛有少量清水的量简,观察液体表面的
标高,并进行记录;接着再拿出一块橡皮泥,将这个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并且用细绳系紧,浸人量筒内,学生可以看到量筒的水面已经上涨了,老师这时候组织他们去观察此时液体表面的标高,算出液体水面向上的高度,确定了这个橡皮泥已经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明确了这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接着老师再组织孩子们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以测试体积。这种教学活动就是把数学和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融于一体,从而体现了二门课程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而该种形态的教学活动,就是把两种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行了统一,从而保证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
经过对比小学数学和科学教材,可以看出两种教材的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关联。比如:三下科学《指南针》与三下数学《位置与方向》;四上科学中的温度、雨量等数据,与四上条形统计图、五下折线统计图内容相关联;五下科学掌握橡皮泥排水量与六上数学"体积与体积单位"知识等。虽然科学和数学联系的知识点较多,但是不同学科知识的顺序也不相同。比如在教学《橡皮泥排水量》科学课上,老师就通过改变橡皮泥的造型,引导孩子们思索橡皮泥的重量有无变化,同时将橡皮泥放在水中,使他们观察水的体积有无变化,并由此知道:把物体在水
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但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体积"概念,对体积(容积)单位也非常陌生。为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在进行该课以前,每个学生必须要将数学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知识点前移,使他们了解哪些是物质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与容积相互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全面的认识问题,并沟通科学与数字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于他们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这样调整,既沟通了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又使学生知道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明白其发生过程,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就不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能够体验和理解知识的真实来源和意义。
三、实现实践活动的融合。
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两个课程内容当中,都有很大部分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因此老师们应该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充分运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生活内容、活动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并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认识身边的东西,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模块"一天的生活用水"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水资源状况"调查,在课堂播放有关水资源的公益广告,进
行两种日常生活刷牙方式用水量的比较,了解水资源信息,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强烈震撼,并以此号召他们尊重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并渗透了环保教育。课后,我们结合六年级下册数学"节约用水"这一知识点,布置了节约用水的实践项目:测量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定时间内的滴水量,再假设该校的所有水龙头都在按照这种滴水速率滴水,计算一下该校一年会浪费多少水?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参与测量、收集和整理,不但使他们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而且也更深刻的了解到在科学课中推行节约用水的意义与重要性。
综上所述,突破学科间的界线,将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有机融合起来,能够真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强化他们的运用能力,不过也必须注意绝对不要将各种科目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性质加以抹杀,我们更应该在融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渗透。要使他们勇于学科学、爱科学与用科学,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