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9/16 14:14:36 作者:周丽俊 浏览量:4435次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之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二、组织分工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管理职责。
组 长:陈东栋
负责文件精神的传达和落实,统筹作业管理方案执行情况,违纪教师的处理。
副组长:张国俊、吴锁俊、家委会会长
协助组长统筹管理并监督方案执行情况,组织指导,尽力保障减负成效。
组 员:韩咏忠、周丽俊、尹卫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家委会成员
职 能:教导处——负责做好“5+2”课后服务工作,督查各学科作业情况,监测作业量,检查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并计入考核;
德育处——负责架设家委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教研组——开展作业专项研究活动,对学科作业设计进行探究和优化;
备课组——全面指导教师作业设计,
备课组长及班主任——负责统筹作业量。
三、具体措施
(一)细化作业设计和布置,提高质量
要确保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必须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从而产生“负担轻而收获大”的作业效应。
1.精选作业内容,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跳进“题海”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
(1)目的明确。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布置。每次作业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练有所得。
(2)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3)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4)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心血来潮、随意点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2.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促进差异发展。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与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2)针对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设置台阶,放缓前进坡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分步骤练习,在学生对若干个具体问题作答后,再进行一次整合。这种难度分解的作业,可以使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逐阶而上,一方面,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减轻疲劳程度,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负荷适当的情况下,达到作业目的。
3.调控作业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适量性。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坚持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1)优化作业结构。首先从宏观上调整主学科与小学科在作业配置上的比例,合理设置和安排音体美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从微观上协调各种作业的关系,从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要求出发,综合运用多种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
(2)数量适中。第一,各科协调,调控总量。为了保持每日作业总量的适当,必须注意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备课组和班级学科教师要相互配合,沟通协调,根据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要求,结合各不同学科作业疲劳程度的组合状况,对不同学科的作业量作出统筹兼顾的安排。同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对相同作业的实际感受和所需时间,使不同学生在作业时间上保持大体均衡。第二,突出重点,灵活增减。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突出重点,灵活增减,合理分配平时学习与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外作业量。
4.丰富作业形式,突出多样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1)多样性。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有标准答案的练习不是作业的唯一形态,要恰当地采用口头练习、表演练习、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发挥每种作业的独特作用。作业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长期性作业;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或全班的合作性作业;可以是单科作业,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可以是知识巩固性作业,也可以是应用性或实践性作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
(2)实践性。根据作业的性质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可以把作业划分为理论知识性作业和实践操作性作业。这两类作业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运用。鉴于我国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重书本、轻实践的实际状况,新课程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而问题的弊端,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
(3)开放性。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樊篱,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社会和生活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优化作业批改和诊断,确保实效
1.收交及时不罚写。教师要随时关注各项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尽量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对不交或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批改规范促习惯。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均实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从教师的批改日期、标注评语、到学生的作业本的整洁度、书写格式、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借此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要求见学校各学科教学常规)。提倡面批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尤其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应给予多一份耐心,多一点时间。
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准确,一律用红笔,正确作业采用打“√”形式,对于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严禁教师不参与,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予学生或家长。
3.激励评价常反馈。对学生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综合“正确度”和“整洁度”两方面的情况,分别用“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四个等级来评定,低年级还可以辅以星星、小红花、印章等奖励形式。特别是对习作(日记、作文)、美术等一些创作型的作业,教师应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分析原因、揣摩思维、理清策略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对于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教师有责任留心收集并向全体学生推荐。
(三)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和模式,着眼长远
为了使“双减”精神真正落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在认真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
1.推行“5+2”,做好课后服务。2021年7月13日,国家教育部发布通知,从本年度秋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这一新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以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有效提高孩子成绩。确实,对于学校来说,要想消除“双减”带来的家庭教育焦虑,就必须大力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当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课程和教学,最有成就感和挑战度的考试竞赛都汇聚在学校之内,校外培训的负担自然就不存在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2.架设“桥梁”,家校育人合力。家校共同保障学生每天坚持体育活动,坚决落实校内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们还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家长会等方式途径,向家长传达学校关于学生作业的规范、学校对家长在帮助或支持学生完成作业时的期望以及家长帮助或支持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等,以引导家长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落实,积极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额外给学生增加作业负担。做好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保护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将学生家庭作业情况反馈给老师。家长还要做好学生睡眠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家长要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上网时间,自觉保护视力,最大限度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如根据实际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要求进行调整。这种“制度化”作业与“例外”相结合的作业管理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 建立制度,落实保障措施。
(1)以常规检查为评价依据。学校坚持严格的常规检查制度,以此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形成以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教导处要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并通过查阅过程性资料,座谈,问卷等形式,践行“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以绩效考核促要求落实。学校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中,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布置和批改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双减”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违规现象的教师,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年级组内提醒,校内批评教育,个人考核降级,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