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常规要求
发布时间:2021/9/16 14:11:11 作者:周丽俊 浏览量:4469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常规。
一、计划与备课
(一)教学计划
1.制订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和教师用书,依次把握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使之形成体系并融会贯通;确定所使用的图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2.每学期初,教师在上述目标体系的正确导向下,认真制订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对学期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体系分析(含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练习、综合性学习等)、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重要的教学活动及语文课外活动等内容,各栏目精心策划,完整填写。
(二)备课
1.树立单元备课教学的思想,先通读单元全部教材,了解并制定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把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单元内每篇课文、练习、习作等的整合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在单元教学基础上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全课目标和课时目标)。目标要体现三维多元,内容明确、具体、恰当,重点突出,难点抓准,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
3.根据教学目标与课时内容,精心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层次清晰,衔接自然,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恰当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安排好难易适宜、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
4.认真书写教案,栏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②授课时间;③教学目标;④学情分析;⑤教具准备;⑥教学预设;⑦作业或活动设计;⑧板书设计。
5.允许对备课进行改革和试验,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严禁抄袭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不能照搬照抄。教案呈现方式仍是纸质文稿。
6.应提前备课,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根据教材内容及班级实际,选用或制作合适的教(学)具,准备好挂图、生字卡、多媒体课件及学生使用的作业本。不上无教案之课。
7.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提倡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2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研究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二、上课与反思
1.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教学重点的落实应分步到位、过程清晰,教学难点的突破应设置坡度、做好铺垫,以便分步实施,逐步达成目标。
2.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
3.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充分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和教学设计,做到以学定教。
4.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原则和课型特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自主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讨论、质疑问难。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读写结合,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规范教学行为。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不随意离岗,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嘲讽、训斥学生,不责令学生退出课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态自然,仪表大方,精神饱满,富有情感;坚持讲普通话,语言准确、生动,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能根据实际操作常见的教学媒体。
7.教学后提倡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后记。客观总结教学得失,分析原因,并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诊治措施;或结合教学实例,阐述自己的教学见解,以便总结提高。教学反思可写在教案之后,也可以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
三、作业与辅导
(一)作业布置
1.要紧扣课标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布置作业应尽量在课堂教学内进行,课内作业力争在课堂完成,家庭作业量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控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
2.作业要讲求实效,有典型性、针对性、思考性,突出语文实践性,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分量和难度适中,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7篇,一般在课内完成,课外练笔一般一周两次。要安排一定的口语训练和课外阅读,还可以安排一些动口动手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观察等。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二)作业批改
1.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
2.作业批改要及时,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凡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二次批改,批改作业均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不破坏学生的字迹。每页上的作业要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勾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3.评分一律用等第,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对书写整洁、解题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批注,还可以写上激励性评语,书写字迹要工整,评价要恰当。低年级作业批改等第提倡运用激励性符号,如笑脸、小红花等。三年级以上建议以“3:1.5”比例打计分格,在长方形2厘米处打上竖线,画对角线,写上日期。
4. 习字册:每个生字都要练到,好字右上角画红圈或五角星,批改完后,低年级可以用星级总评,中高年级用等第,每次作业须标注批改日期。
补充习题:错题可以在原位订正,可以在订正栏里改正,班级统一要求,并一以贯之,教师务必做好二次批改。
习作表达:作文本第一页作目录用,每篇作文题应记在“目录”页上,第一行中央标“目录”二字,两字相隔两格。第二页起进行誊写,第一行居中写作文题目,正文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引号、书名号首末各占一格。凡新作文都要另起新页。教师批阅时,修改符号应与指导学生修改病句的符号一致,采用眉批、总批相结合的方法。每次眉批作文不少于学生数的60%,每篇作文都要有总批。批改等第在题目左方,日期写在总批的右下方。学生错别字订正在教师所画框中后应及时封口。若采用学生互批互改方式,则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教给批改的方法,学生互批互改的作文,教师要审阅。每学期学生互批互改的作文不得超过2次。
日记:每篇精批量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可以略批,等第、日期均在评语右下方,学生错别字订正在教师所画框中后及时封口。
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二年级每学期均须指导学生完成写绘训练不少于8次。
5.上述为常规检查必查项目,要注意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作业应要求统一的格式与用笔。不提倡使用修正液(修正带、修正贴)。
(三)课外辅导活动
1.辅导学生要热心、耐心,做到因材施教,提优补差,但注意不加重学生负担。
2.配合教学经常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活动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形式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注重实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3.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班级设图书角(学生自带、向图书馆借阅),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在作业时间内)。并重视背诵和积累,阅读量应达到课标的规定,背诵课标指定的古诗文及其它诗文佳作、名言警句,激发学生情趣,拓宽知识面。
四、评价与测试
1.质量测评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实际,考核学科主干知识,兼顾能力、情感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2.要重视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应经常考察学生课堂提问、作业、说话、读书、习作的情况,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关注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纳入学期总评。
3.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试题内容及难度要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应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测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4.要加强对测评的研究,命题时注意试题的科学性,既考虑试题的覆盖面,又突出重点,不出现怪题、偏题,试卷题量和难度适宜,总体难度不低于0.80。
5.考试要严密组织,严肃考纪,认真监考,杜绝作弊现象。考查后要认真、及时阅卷,评分标准要严格、科学,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切实改进的意见。
五、教师研修活动
1.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平时自觉阅读有关教育杂志,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材教法,了解教改动向,掌握教改信息,加强教改意识。积极参与课题或专题研究,并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
2.完善学科教研组,健全研修制度。教研组严格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做到“四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有记录”,重视集体备课,定时、定内容,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3.注意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改论文。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上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1次教研组内主题发言,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写1篇论文、案例或总结,力争获奖、发表。
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